外勞計劃勞工最快10月實行建築業薪酬高內地四倍具吸引力

 

自特區政府6月13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公佈輸入外勞計劃後,7月17日成接受申請的首日。不知是否因為當日颱風「泰利」而懸掛八號風球的緣故,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及發展局均稱,首個申請日並未接獲到外勞的申請。

按照政府上月公布的二萬人外勞計劃,其中建築業最多有1.2萬人的配額,航空業的配額為6300人,公共小巴/客車行業的配額為1700人。儘管申請首日情況並未如預期,但是在內地特別是距離香港很近的大灣區相關打工人中,還是在消息公布後反響熱烈,原因是越辛苦的工作職位兩地間的薪資差別越大,吸引力越大。

 

香港建築業工人的薪金與廣州、深圳的相差二至四倍。

大灣區打工人期待外勞計劃

根據港府公布的外勞薪資不得低於香港相關職位每月工資中位數的準則,建築業差別最明顯,本港最低日薪為1000元,月薪中位數大多在23000-42000元,而廣州、深圳的建築業工人日薪為350-550元,月薪9000元左右,相差二至四倍。據某香港建築公司開出的薪資條件是日薪1000元,每日工作時間超過八小時加班另計,工人自付吃住費3000元。按照外勞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每月到手的報酬至少翻倍。建築工人是當前香港最急缺的工種,也應該是這次外勞計劃最吸引的工種。

航空業推出的外勞的崗位,月薪中位數在14200-21300元之間。以年資0-4年的飛機維修技工為例,月工資中位數為15600元。而廣州、深圳同樣職位的月薪(含五險一金)約為11000-13000元;香港小巴司機平均月薪約1.5萬港元,而廣州、深圳同樣職位的月薪(含五險一金)約為9000-10000元;若考慮在港食宿等因素,差距不大。不過,考慮到能夠在香港這個世界知名的國際化大都市有難得的工作機會,可以體驗到不一樣的香江風情和中英文工作環境,對內地年輕人還是有很強的吸引力。

香港輸入二萬人勞工配額計劃詳情。 建築業的外勞配額最多,有1.2萬人。

外勞即日往返內地可借鑒澳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曾引入內地外勞。當時內地外勞只能在香港長居,需要在港自付食宿,由於香港的生活成本過高,他們的實際收入只有薪酬的三成而阻礙了外勞的輸入。不過,澳門准許受聘的外勞下班後返回內地的模式值得借鑒。據澳門勞工事務局的統計,目前澳門約有15.2萬外勞,來自內地的僱員有近七成,其中約八成五每日從珠海跨境上班。

據悉,特區政府此次也同意即日往返模式。深圳連接香港的羅湖、文錦渡、皇崗、深圳灣、福田、蓮塘六大陸路口岸可以承載通向香港各個方向的內地僱員。但也別忘記了珠海,通過港珠澳大橋僅40分鐘即可到港,香港國際機場又在附近,通勤時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加上珠海的食宿比深圳低很多,因此香港航空業推出的職位比較方便。

港府在新聞發布會宣布外勞計劃。

第三季26個工種可輸入外勞

不過,希望應聘此次香港外勞計劃的內地朋友,不是隨便申請的,必須經內地相關機構核准的合資格輸港勞務公司辦理申請。除了提供基本身份資料外,必須有相關工作經驗證明、簽署技能保證書,部分職位還要提供無犯罪證明材料等。當然,熱門及高薪職位人人都想搶,這就涉及輸港勞務公司能夠拿到的名額及實力了。整個申請週四至六個月,需要辦理多次往返的工作簽證,獲批的外來勞工最快今年10月才能抵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亦估計有關勞工今年第四季入職提供服務。

勞工處表示,會高度重視保障輸入勞工的僱傭權益,如發現勞工的僱傭權益和福利受到剝削會及時跟進調查。外來勞工將直接跟香港僱主簽一年工作合同,僱主直接發放薪金而不經過中介。

至於中介費用,有調查顯示,內地的勞務公司一般會收取高於一個月薪金的服務費,中位數是18000元。按照本港勞工處制定的《僱傭條例》規定,職業介紹所對每名求職者收取的佣金金額不得超過其入職後所賺取的第一個月工資的10%。也許各有各的理由與原因,收費的公平性與合理性就不作評論了。

基於香港勞工緊絀的問題,據悉特區政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推出更加寬鬆的「補充勞工計劃」,容許新增26個包括服務員、收銀員及售貨員等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可輸入外勞,為期兩年。無論如何,輸入的外勞為本港提供服務,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及城市建設,普羅大眾是受益的,如果需求減少,由於工作合同只有一年,可以隨時削減配額,還是很靈活的。

髮型師是補充勞工計劃其中一個工種。

 

文: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