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論酒生力酒味清鮮藍妹麥味濃

我們中華飲食文化習慣上凡是含有酒精的飲品,在名稱上都加一個酒字,比如紅酒、白酒、黃酒、白蘭地酒、啤酒等等,啤酒英語是beer,德語是bier,俄語是пиво,其發音都和啤或皮相近,當初叫皮酒,後來就叫啤酒了。

這種酒大概分為兩種,就是拉格lager和愛爾ale,細分可有10多類,現在我們常喝的大都是lager,我會在最後一篇才和大家分享啤酒的歷史故事、它的演變、種類和享受方法。近年香港非常流行的多是本地製造的手工啤酒,大部分是ale,我也會稍跟各位解構一下。

香港的生力啤酒並非香港唯一品牌,它以前也有一個副牌青島,另一個香港人最熟知的是藍妹Blue Girl,她本來產於德國不萊梅,早於19世紀便以火炬女孩為商標,其實她是希臘神話人物掌管卓越的女神Goddess of Excellence-Arete,後來產品更出口到山東一帶地區。1898年,清朝政府與德意志帝國訂立不平等條約,將膠州半島及其周邊地區包括青島市在內,租借99年,那裏突然多了許多德國人,青島啤酒也是在那個時期成立的。

1906年,由丹麥商人Jebson兄弟在香港經營的捷成洋行Jebsen & Co. 向當時藍妹啤酒香港代理商元興洋行Lauts, Wegener & Co.收購了商標及代理權,後來捷成洋行為女神披上藍衣,改了一個貼地的官方中文名稱「藍妹」,與生力啤酒在香港市場爭一日之長短。雖然兩個品牌都是pilsener/lager,但風格微有不同,生力本地釀造,酒味清鮮,藍妹德國生產,麥味較濃,到了1988年,捷成洋行決定生產線由德國遷移到韓國,沿用原有德國配方,交由東洋麥酒株式會社釀製,既可以節省運輸成本,也改進了新鮮度,目前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大概是百分之二十。

 

鍾鑑明博士
香港專業品酒師協會創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