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咀素有世外桃園之稱的五星風景海岸線,全長9公里。這條路線屬於親子郊遊新手的BB線,簡單易走,適合一家大小,用2-3 小時捕捉鶴咀獨特的風景絕對值得。
走到崖上有香港最古老的燈塔,經過一幢神秘研究所,可窺探殺人鯨海威骸骨,最後是一幕幕由大海、洞穴、巨石演奏出的大自然交響曲。
整條沿海岸線有12個打卡景點,其中有幾個十分著名,黃昏時分,鶴咀亦是欣賞晚霞美景的好地方。為了欣賞晚霞燒天,我選擇中午12點在筲箕灣出發,在地鐵A出口,走到巴士總站上9號巴士往石澳的鶴嘴道。車程大約30分鐘,平日和假日要留意巴士路線,記得上車問問車長是否途經鶴咀。坐在巴士上層,坐得高看得遠,沿途風景盡收眼底。
鶴咀怪石嶙峋,與海浪相映成趣。
約半小時後下車,見鶴咀行山路入口,沿著鶴咀道往前走,大約20分鐘左轉入小村,有小士多售賣山水豆花、燒賣,食物不過爾爾……繼續沿石屎路直行,右邊可以欣賞到港島美景。
約45分鐘,走到鶴咀盡頭,轉左走入草叢旁的行山路線小徑,偶然有發燒友在山頭玩滑翔傘。繼續走到小路盡頭,沿著綠色的欄杆,遇到分叉路轉左,幾分鐘後便到達熱門的打卡點──鶴咀燈塔。於1875啟用,塔身純白,由石塊砌成,拱門和螺旋樓梯佈滿幾何圖形。2006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見證了歷史的變遷,甚有希臘風格,在藍天的襯托下拍照出來非常好看。
燈塔已有147年歷史。
從燈塔旁邊往下走便是雷音洞,是一個海蝕洞,每當海浪從狹道湧入,海浪如雷灌耳的巨響,因而得名。由於石頭長期受海浪衝刷,表面早已磨得圓滑,觀賞時要特別小心。
假日雷音洞外經常擠滿遊人朝聖。
折返回到馬路,不遠處有一棟白色建築物,乃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私人地方不可進入,但研究所附近有鯨魚白骨標本,已成為海岸保護區的地標。這殺人鯨傳言有兩個版本,其一是海洋公園殺人鯨威海小姐駭骨,因病死亡,駭骨放此;亦有專家指出是1955年在維港擱淺的鬚鯨。
鯨魚白骨標本是海岸保護區的地標之一。
白色建築物是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屹立在鶴咀盡頭。
殺人鯨對出的海邊,一隻巨大的石蟹,就是香港有名海蝕拱蟹洞,因海蝕形成的拱形景觀稱之為上帝之眼、彩虹之門。站在洞口,運氣好的話巨浪衝打,形成巨大浪花,拍照或者拍影片非常壯麗,但是要注意安全,假日人多,必須排隊。
拱蟹洞因海蝕形成,經常有巨浪拍岸。
在海邊走走看看,選擇一個最佳位置等待夕陽。瞧,紅彤彤的晚霞成了美麗的綿鍛,染紅了天空與海,美麗極了。夜幕降臨,晚霞逐漸在天際消失,依依不捨的離開。其時鶴咀海岸線每一處都是亮麗的風景線,非常值得去!
夕陽是鶴咀最美的風景。
文:琪琪
圖:張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