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崩沙腩

香港受潮汕飲食文化影響,老中青都有吃牛丸、牛腩,逐漸形成一種習慣。潮州牛腩多用滷水,與廣東清湯、柱侯食味不同,坊間還有番茄燴、咖喱煮的口味,濃淡適合不同人口味。

提到牛腩,自己較常吃的是新興麵家。新興位處屯門虹橋,屹立區內數十年,喜好牛腩的朋友無不認識。新興用的牛雜牛腩牛肉都是新鮮材料,吃下去無雪味,不乾不柴。牛雜我當然推薦,不過內臟自己不能多吃,牛腩反而吃得更多。

平日隨意揀選,會吃坑腩,筋肉兼有分明。後來間中會點「蝴蝶腩」,整塊牛腩攤開來看,肉連橫膈膜,像蝴蝶展開雙翅的形狀,因此而命名。蝴蝶腩又叫「崩沙腩」,一想到就是脆炸小吃南乳崩沙,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是以形近蝴蝶來命名。

蝴蝶腩數量有限,售完即止。吃蝴蝶腩建議單點配粉麵,雙併牛腩較少,難得一次過吃到蝴蝶腩的3個層次。完整一小塊蝴蝶腩斬件上,近中心的位置肉較多,兩側貼着一層筋膜,肉質油滑不柴。中間位置筋肉各半,類似筋腩相連的位置,但筋膜較薄,更軟順更易咀嚼。末端無肉,全是筋膜,類近滷豬皮,不爛有彈性。

新興的牛腩汁味道較輕,滷水、柱侯醬、花椒、八角的味道,只是隱約混合起來,吃下去濃淡適宜。風格不強,反而能吃出肉味,或者就是店家對應新鮮牛肉材料的烹製方法。

蕭欣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