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一條塘,二閘圍一鄉,一間祠堂三塔上,左邊文閣似牌坊,右邊瓦瑤真排場,花兒果子噴鼻香,人人行過都旺相,真係會同村仔好村場。」此一首歌謠,道盡珠海會同村的風光。
會同村,位於珠海唐家灣,被稱為珠海第一村,原因何在呢?第一村,當然是歷史悠久,另外一方面,也因此村是珠海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近代村莊。
會同村最早建在1732年,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據《香山縣誌》記載:黃與京,號會同。「愛黎崗山水之勝」而出資「購得其地」,然後讓原來與他同村的鮑、譚兩姓鄉人一起遷居於此,有些人家不能負擔「版築之費」,他又」罄其資助之。鄉人感其高義,因以其號名村曰「會同」。而另一家族莫家也同時移居此地。
真正使會同村更上層樓的則是另一移居至此的莫氏家族。自9世紀中葉清政府開放洋務後,會同村民紛紛赴港澳海外謀生。從1870年到1931年,會同村人莫仕揚祖孫三代,相繼在香港的最大商業機構太古洋行擔任買辦,前後長達61年。他們為太古洋行積累了雄厚的財富,同時也將1000多位鄉親帶出鄉門,造就了一支懂得西方經營之道的管理隊伍,並由此而在香港、廣州、上海、福建等地創辦了一大批新興的民族工商企業,推動了中國的近現代化進程。
會同村歷史悠久,所以,村內的古建築亦不少,目前會同村內仍然保留了很多清朝時期的建築,村裡現存的古建築,遠至清朝同治年間至光緒年間,多由莫家海外宗親投資建設的,至今保存完整的有祠堂,碉樓,棲霞仙館,和30多處清代民居。這些的建築物依然保養極好,參觀這些建築,非常有歷史價值。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會同村的祠堂、祠堂採用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樑架體系,而在外簷以雕刻石柱代替木柱以避風雨潮氣為當地特色。石樑托、雀替、牛腿的透空雕刻工藝高超,雖歷100多年仍未失風采。
另外,村中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園林式禪院棲霞仙館同樣引人注目,這座禪院位於會同村西北角。由莫仕揚的嫡孫莫詠如於上世紀20年為其四姨太鄭妙霞建造。這幢禪院的建築,分別融合了中國、印度和日本建築風格,非常有特色。
到珠海,遊會同,不可錯過。
圖 文:王傑
如何去
唐家灣會同村
交通 : 從珠海市區乘坐3、10等路公交到金鼎市場轉乘67路到會同村站下車即到
門票 : 免費